軟件驗收測試目的及意義

  軟件開發項目軟件驗收是對整個開發項目結果的評價,是軟件交付使用前對項目進行評估、認定和總結的過程,包括費用、質量、服務等多個方面。通過第三方軟件驗收測試外包,可找出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最后的修正,以使項目成果完美的交付到最終使用人員手中。由我北京軟件評測公司出具的軟件驗收測試報告將對軟件是否滿足開發方與用戶的合同約定,給出公正、科學、權威的質量評價,已成為項目投資方、項目用戶單位進行軟件驗收的主要依據。
GBT25000.51-2016軟件評測國家標準軟件產品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

軟件驗收測試領域

科研成果驗收

  依據《科研項目成果驗收考核指標》,對要求達到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驗收測評。出具的第三方軟件測試報告》有助于申報各類科技成果獎,是科研項目成果驗收時技術指標完成情況的有力證明材料。

創新基金項目驗收

  依據《技術創新基金項目合同》,對要求達到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驗收測評。出具的第三方《軟件測試報告》是企業申請基金項目驗收的必備條件之一,同時可以展示企業的技術實力,增加企業中標概率。

國撥課題驗收

  依據《國撥課題驗收課題任務書》,對要求達到的課題目標、考核指標等進行驗收測評。出具的《軟件測試報告》有利于幫助企業申請國家專項撥款,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

工程項目驗收

  依據《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或《項目合同書》,對要求達到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驗收測評。出具的《軟件測試報告》幫助建設方規避風險,提高系統含金量,為評審專家提供驗收依據。

自主創新產品驗收

  依據《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對要求達到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驗收測評。適用于系統建設方,以及系統開發的承建方,并依據GB/T 8567-2006《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范》進行文檔審核。

行業標準符合性驗收

  依據《行業標準說明書》,對要求達到的主要行業標準進行軟件驗收測試。出具的第三方《軟件測試報告》幫助企業發布的新系統符合國家相關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法律法規,提升系統符合性能力。

軟件驗收服務領域

軟件驗收測試內容

  驗收測試由軟件驗收測試和軟件回歸測試兩個階段組成。根據用戶需要,可提供項目成本評估的增值服務。

驗收測試

  按照其項目計劃任務書或委托開發軟件的相關合同書、軟件需求說明書以及相關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法律法規等對軟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可維護性、可移植性等特性進行嚴格的測試,以找出軟件的缺陷和不足。在必要的情況下,提供專業的故障診斷及性能瓶頸定位服務,幫助開發商和業主實施缺陷定位、修復、驗證直至最后關閉的完整過程。在缺陷修改完成后,對系統進行回歸測試。 

軟件驗收測試范圍

  1、功能性(首要)
  2、易用性
  3、可靠性
  4、可移植性
  5、維護性
  6、兼容性(共存性、互操作性、兼容性的依從性)
  7、信息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抗抵賴性、可核查性、真實性、信息安全性的依從性)
  8、性能效率(時間特性、資源利用性、容量、性能效率的依從性) 

測試依據

  依據GB/T 25000.51-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 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 第51 部分: 就緒可用軟件產品(RUSP)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依據該標準進行CNAS軟件測評過程,出具CNAS軟件測評中心認可的《軟件測試報告

CNAS軟件測試標準

回歸測試

對軟件開發人員修改后的軟件再次進行重新測試,以驗證原來存在的問題已修改,同時確認所做的修改沒有引入新的缺陷。
  所謂軟件缺陷,即為計算機軟件或程序中存在的某種破壞正常運行能力的問題、錯誤,或者隱藏的功能缺陷。缺陷的存在會導致軟件產品在某種程度上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從產品內部看,軟件缺陷是軟件產品開發或維護過程中所存在的錯誤、毛病等各種問題;從外部看,軟件缺陷是系統所需要實現的某種功能的失效或違背。

軟件缺陷處理流程

創建項目(管理員)→管理項目(項目經理)分類→提交問題(報告員)新建狀態→確認問題(開發員)已確認狀態→分配問題(經理)已分配狀態→解決問題(開發員)已解決狀態→驗證問題(報告員)驗證通過→關閉問題(經理)

軟件驗收測試回歸流程

商務流程

  1.業務受理:達成合作意向,確認需求,合同簽訂;
  2.測試準備:需求分析,環境準備,資源調配;
  3.測試設計:計劃方案,用例設計,工具準備;
  4.測試執行:環境核查,原始記錄,回歸測試;
  5.報告發布:測評報告起草,評審,發布。